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保值二手车 保值二手车

重庆二手车能上原车牌吗_重庆二手车可以做滴滴吗

tamoadmin 2024-07-07 人已围观

简介1.上汽斥巨资入主神州租车,对于整车制造商,出行是一门好生意吗?2.源于情怀,致敬F18,千里奔袭,提14款的宝马525li3.长城/上汽/丰田纷纷布局网约车,谁能获得年轻人的心?我来说说购买和使用小鹏P7纯电动汽车的体会。我名下已经有两辆加油车,分别是15年的奥迪A4allraod,16年的迈腾380旗舰。目前后者8.5万公里,前者7.3万公里。两车状态都很好,没有什么大的小问题。这两辆车我分别

1.上汽斥巨资入主神州租车,对于整车制造商,出行是一门好生意吗?

2.源于情怀,致敬F18,千里奔袭,提14款的宝马525li

3.长城/上汽/丰田纷纷布局网约车,谁能获得年轻人的心?

重庆二手车能上原车牌吗_重庆二手车可以做滴滴吗

我来说说购买和使用小鹏P7纯电动汽车的体会。

我名下已经有两辆加油车,分别是15年的奥迪A4allraod,16年的迈腾380旗舰。目前后者8.5万公里,前者7.3万公里。两车状态都很好,没有什么大的小问题。这两辆车我分别留在了深圳和海南,但是由于重庆的父母年纪大了,经常需要一辆车看病。同时,我也经常去那里照顾他们。20年了,从深圳开车到重庆还是觉得有点累,有时候一年要跑三趟。只是今年到10月份,我已经开了3次车,飞了3次,感觉在重庆留个车更方便。随时来回飞就轻松多了。

这大概是6-7月份,比亚迪韩在网上大张旗鼓宣传的时候。28万元可获得3.9秒加速、31米刹车、叶片锂铁电池等。看到萌萌的电动汽车的想法。在此之前,我没有我对纯电动或混合动力汽车一点概念都没有。任何这些东西,比如电池寿命短,充电难,不安全,都是否定的充分理由。可以t停韩太强,而且考虑到重庆有固定车位,使用强度不大。可以考虑韩去试试。

因此,先去4S店看看真车。虽然不符合自己的审美,但这些都不重要。性能第一。当场你交了一万块定金开始排队。隔壁是小鹏,那里有一台P7原型机。乍一看感觉太年轻了,激进的外观不适合我。不过人家有试驾,是四驱版,我要求试驾。开北环小哥猛踩油门,顿时感觉血往自己的后背涌。妈的,这4.3秒太厉害了,唐没有比3.9秒更激动人心的了。我我开了一会儿车,大概4~5公里,总体感觉还不错,但是我还没有根本没考虑过小鹏,所以我我会把它当作一次经历。第二天,我又打电话给特斯拉。以前我试驾过。除了小车和糟糕的内饰,这是我不能接受的。我不能接受我没有。我没有驾驶仪器。眼睛不好意味着特斯拉model3的试驾是在盲人练习中完成的。

对P74WD毛豆3有了初步的感受后,内心对韩的期待飙升,就等着试驾,以为试驾只是走个形式,反正也没车等。

这个时候父母有事,我又去了重庆。在这个过程中,比亚迪已经上市,试驾车也陆续到达4S各门店。在重庆,我第一次接触江北区(两江新区?)龙源店,我准时去试驾了。它很奇怪,这次试驾并不令人满意。首先,稍微踩一下油门,轮胎就会响。也许它扭矩太大,但方向盘没有转弯不太平稳。几下快速加速后,它it’速度确实很快,但是。没什么刺激的。车身在剧烈的加速下感觉有点吃不消。起步油门的轻快感远不如试驾ES6和ES8(才两天前)。这不我不在乎这次我感觉不舒服。我我会找到另一个。第二次是十多天后,它甘源江北区新景店。这次试驾没有t环胎,但是开起来感觉没意思,底盘震动比较一般。开车很无聊,而且我没有。感受不到3.9秒带来的激情。

我没有两次试驾都不喜欢,然后决定回深圳在交了定金的店试驾,差点提车。

8月底回深圳的时候,我立刻去了附近的这家比亚迪店。试驾开始了。我要求上清水河高速,销售没有起初我不同意。我坚持要去,还跟你说别的车可以上。为什么比亚迪不能上不去?销售受到了影响。上了高速踩油门,感觉这车很平淡,我没有我不太喜欢变道。在高速变道的尾部有一种拖拉感。最后连续换了三个车道,感觉很难受。后面的w确实有问题

它很遗憾取消订阅。申请的新能源增量指标已经下来了,所以不不需要作废。你可以5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这个时候,你只能选择小鹏P7。激进的外表是我所不Idon’我不想接受,但是说实话,我很喜欢它,但是它就是不合适。隔壁交2万定金,超长续航版顶配。这是我做的一个错误的决定,我绝对应该选择顶配。虽然自动驾驶辅助很差,但毕竟环境传感器多了很多,而且它it’这更有趣。第二顶配的待遇绝对不是顶配和销售哥的区别唯一的区别是是否有自动车道选择功能。

点了小鹏P7之后,我不得不等待。时间是9月4日。我没有我甚至不认为我会看到成功的车辆分配来自APP9月18日(大概)。23号通知我可以取车了。由于事情耽搁了,25号一大早就提车了,还算顺利。从我的内心来说,我没有对P7不抱太大希望。

当我到家时,我开始做作业。我立马从深圳跑到重庆,哪里充电,哪里休息吃饭才开始。感觉挺好玩的,但是真的比较麻烦。有了新车,我更有新鲜感,更有学习动力。我我怕这种长途的路线规划可能会成为一种负担,这和开燃气车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9月28日早上P7充满电,wltp576576km,一大一小两堆行李出发,我们从罗湖直接到怀集服务区。大家搜索公里数,看续航能力。我我不习惯第一次在外面充电。不同地方的充电桩有不同的打开方式,路上充电不允许100%充满,因为时间可以我买不起。一般充电是WLTP513km的90%左右。离开怀集的下一站是龙胜景区充电站。广西、贵州没有高速服务充电站,要下车。下一站是贵州都匀,也是过夜的地方。充电后第二天从都匀出发,到达重庆金佛山东服务区充电。其实不用充够电也能到达重庆。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应该补足电然后去。

重庆大概1450公里,收费大概3~4次,大概230元美国收费不麻烦,但是不同地区下载不同app的方式不一样,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搞清楚。

本月14日回深圳,路上最高时速达到183km/h,P7开车没t槽多,行驶稳定性好,加速快。但因为辅助驾驶时没有定速巡航,回来时只开了ACC。虽然它更容易驾驶,但它并没有。还没有达到最佳状态。

两个月后用,我基本上改变了电动车可以t取代汽油车,变得强烈推荐纯电。什么都是扯淡,直接纯电。

油罐车故障

1.10000公里换机油、空滤、机油三滤。

2万公里更换火花塞

3、2.5万~3万换刹车油。

4万到6万更换变速器油

5万,8万更换汽油过滤。

6、6~10万更换刹车片(纯电回馈制动,刹车消耗应该很小)

另外,现在使用的是直喷或混喷涡轮增压技术,需要不断使用汽油添加剂来缓解积碳和胶质的产生。从物理结构的复杂程度来说,油罐车的技术比纯电复杂很多,故障率也比纯电高很多。

因此,运油车的使用和维护成本远高于有轨电车。相比之下,电车的电池是比较大的耗材,但是根据目前各方面的反馈来看,问题不是很严重,十万公里以内应该不会严重下降,足够你把电池钱赚回来了。

纯电动驾驶舒适,没有机油发动机的震动,加速平稳,反应极快,踩多少就踩多少,线性平稳,噪音低,驾驶环境大大改善。这确实是一个理想的个人交通工具,它可以即使是做一个大玩具也不为过。

购买I

目前来看,首先,没什么问题。它和你一起开,最高时速183公里。最近自动驾驶辅助很好用,比我的迈腾380旗舰还好。特殊的方向灯杆使用方便,对于保持ACC车道居中是一个很好的补充。我个人觉得除了手能在自动辅助下,不要长时间离开方向盘。目前,我不我不想拥有或使用所谓的全自动加速,这太危险了,除非我认为个人在高速上长时间开启自动驾驶是绝对必要的。没有必要给10秒(小鹏)和15秒(迈腾)警告,然后取消车道保持。只有做到这一步,全自动驾驶才能完全没有必要的功能。

电动汽车进一步减少了驾驶疲劳,它不会开了很长时间的车后,我不觉得累。各种辅助功能也很到位,真的是长途驾驶的利器和好东西。

能否购买电动车,可能很多人最担心的问题就是纯电动车的电池会不会坏,后期更换电池的成本会不会太高!

但是据我所知,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没有你想象的那么脆弱!

作为家用车,一年平均跑两万公里可以吗?如果能开10年,总里程是20万公里。这20万公里是经过网约车车主验证的。网约车三年多能跑到20万公里,但续航衰减不多。而且网约车还是快充,快充对续航的伤害远大于慢充。

作为网约车,更别说纯电动车了,越跑越划算。比亚迪和吉利现在美国的新车由电池提供终身保修,也就是说,因为电池衰减耐力降低而不是人为损坏,制造商可以终身保证。北汽新能源和传祺还可以加5000元延保5年50万公里!所以唐完全不用担心电池损坏对纯电车的影响。

电动车最大的好处就是电费便宜,家里有充电桩最合适。据青岛冬季平均用电量,一年的车费百公里不到一毛钱。(实际跑车体验,几乎所有车主每公里不超过1毛,冬季时间只占四分之一,非常少。平时用电量0.7-0.8毛,冬天用电量1.2-1.3毛。很多滴滴车友反应,如果外面有充电桩的活动优惠,基本不会超过1毛。)但一辆运油车平均每公里至少4毛(油耗8左右,高油耗车少)。按照一辆车开10年来算,纯电动车需要2万元电费,燃油车需要8万元油费。(同样,一年行程10000公里,纯电动车电费10000元,燃油车油费40000元)

也就是说,如果同级别车比燃油车贵6万买一辆纯电动车,而你年行驶里程在2万以下甚至更低(或者1万公里以下买车要花3万),而你不t特别喜欢纯电动车,你买个燃油车比较划算(当然你要算算你的燃油车是不是4毛钱多),但是如果费用差不多,还是建议买个纯电动车,因为

电动汽车相比燃油汽车有几个优势:1)电动汽车中NVH静音性能更好;2)电动车起步速度快,起步控制平顺不顿挫,但加速后半段没有优势;3)电动车的维护简单、方便、便宜;4)车停稳后,正好可以利用车载机,开空调休息一下。5)纯电动汽车可以享受绿卡,可以在很多限购城市购买,税费很低。

缺点:1)二手车保值率低;2)急救车辆充电速度慢,浪费时间;3)部分区域充电桩难找;4)冬季高耗电,高速;5)整车成本和电池成本比较高。相信这些缺点会随着纯电动车的普及和电池的成熟而逐渐改善。电池的成本每年都在降低,随着技术的进步,电池的寿命会越来越高。电动车成本下降的时候,应该就是电动车大范围普及的时候!

通过上面的分析,你可以权衡是否可以买一辆纯电动汽车。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类人不适合买纯电动汽车:1)经常跑长途、赶时间的司机;2)公司用的车方便快捷,不t耗费个人燃料。领导者他的车随叫随到。3)在纯电动车购买成本高的情况下,每年行驶里程很少的车主。

我不我不知道我的回答对你是否有帮助。希望大家能喜欢我,多给我鼓励!

上汽斥巨资入主神州租车,对于整车制造商,出行是一门好生意吗?

滴滴快车是指滴滴打车APP的营利性搭车服务。

最初,消费者使用滴滴快车,可享受每公里0.99元、最低只需7元的超低价服务。滴滴快车2017年4月11日在北京地区已实行新调价方案,调价的主要变化在于乘客端降低了里程费,更减免了长途费。

2018年1月,滴滴快车对乘客免费取消时间进行调整,将原本3分钟的免费取消时间改为2分钟。

扩展资料:

2018年9月4日,滴滴启动安全大整治。9月8日23点至9月15日凌晨5点期间在中国大陆地区暂停提供深夜23∶00-5∶00时间段的出租车、快车、优步、优享、拼车、专车、豪华车服务,单车、代驾、公交、海外自驾租车及二手车服务照常。

据介绍,9月4日起,乘客端原“紧急求助”功能升级为“一键报警”;乘客端上线“安全中心”快速入口,方便用户快速使用一键报警、行程分享等功能;乘客端陆续提示添加紧急联系人,有助于亲友在需要时与警方迅速联动并及时获取行程信息。

9月8日起,在加密保存数据、保障司乘隐私的前提下,在网约车业务中(快车、优享、专车等)试运营全程录音功能。

9月13日起,升级全平台司机安全培训计划,司机端强化安全提示,并在每日出车前进行安全知识考核,司机通过后方可接单;司机端上线“一键报警”功能。

百度百科-滴滴快车

人民网-滴滴暂停深夜至次日凌晨网约车服务

源于情怀,致敬F18,千里奔袭,提14款的宝马525li

上汽斥资约17亿元入主神州租车,对整车制造商来说,出行领域会是一门好生意吗?

文|车事小说?青柠檬

7月2日晚间,上汽集团发布公告称,旗下全资子公司上海汽车香港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汽香港”)在当天已与神州优车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UCARLimited、?UCAR?Service?Limited、?UCAR?Technology?Inc.(以下简称“神州优车”)以及?Amber?Gem?Holdings?Limited(以下简称“Amber?Gem”)签署《收购要约》,根据要约有关内容,上汽香港拟以每股3.10港币的价格以现金出资方式收购神州优车及Amber?Gem所持有的神州租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神州租车”)不超过613,377,424?股股份。

交易完成后,上汽集团将持有神州租车28.92%股份成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

为什么是神州租车?

对于这笔总额约为19.02亿港币(约合人民币17.34亿元)的交易,上汽集团在公告中给出的理由是,上汽集团目前正努力加快创新转型(从传统的制造型企业向为消费者提供移动出行服务与产品的综合供应商转型)。神州租车是国内领军的汽车租赁企业,在相关领域内具有较为成熟的运营管理经验。本次收购如能按约完成将有助于上汽出行业务的加快发展。

对于上汽入股神州租车,车圈一开始多数人的反应还是有些意外的。因为就在稍早前,北汽集团前脚刚刚与神州租车达成合作协议。

据神州租车在6月1日发布公告内容显示,该公司董事会已获主要股东神州优车告知,神州优车已于5月31日与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北汽集团)订立一份战略合作协议。据协议内容,北汽集团将向神州优车收购不多于450790855股股份,相当于神州租车已发行股本总额约21.26%。

这也就意味着,在上汽集团入主神州租车交易完成后,将取代北汽集团成为第一大股东,并且神州优车手中将不再持有神州租车股份。

先后吸引北汽、上汽入主的神州租车究竟是一家怎样的公司?换句话来说,两大整车制造集团为什么会选择神州租车?

据上汽集团在上述公告中介绍,截至2019年12月31日,神州租车经审计的资产总额为人民币246.33亿元,负债总额为人民币165.4亿元,净资产为人民币80.93亿元;2019?年度营业收入为人民币76.91亿元,净利润为人民币0.31亿元。

此外,另据公开资料显示,神州租车截至去年末旗下车队总规模为148894辆,全国门店网点达到1000家以上。

从基本面上来看,作为行业内龙头企业,神州租车无论是经济规模或还是线下体量都处于业内领先地位。

另一方面,由于受到同为神州系的“瑞幸咖啡财务”事件影响,与事件发生之前相比,当前神州租车股价几乎下跌了近五成。从时机上来说,神州租车目前的现状也给外界创造了“抄底”的机会。

出行,会是一门好生意吗?

随着车市竞争加剧,单车利润极速下滑,传统盈利模式已然无法从容支撑车企现有规模体系运营。尤其是对经销商体系而言,仅仅靠销售新车已经不能支撑经销商健康运营。当汽车消费市场从增量竞争变为存量竞争,这也是越来越多边缘传统车企陷入停产欠薪困难的主因之一。

事实上,传统车企转型也非近两年才有的新近话题。以“新四化”为大方向的转型早已在汽车行业开展开来。而“出行市场”作为转型选项之一,更是频频获得车企青睐。

当前,上汽(享道出行)、北汽(华夏出行)、广汽(如祺出行)、一汽(一汽出行)、东风(东风出行)、长安(长安出行)、吉利(曹操出行、耀出行)、长城汽车(欧了出行)、小鹏(有朋出行)、新特(新电出行)、威马(即刻行)等多家车企纷纷推出了各自出行品牌和相关业务。

对身处转型期的整车制造商们而言,“出行市场”会是一门好生意吗?

如果单纯从市场规模来看,全球咨询公司贝恩公司曾在去年8月份发布过一份《2019年亚太区出行市场研究报告》,据这份报告显示,中国市场消费者对于诸如网约车、共享单车等展现出了极大热情。虽然网约车发展一度受到安全问题的影响,并且监管部门也出台了颇为严格的许可制,但报告仍然预计,2021年,中国出行市场交易额仍将达到600亿美元规模体量。

另据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彭波在去年一个公开场合给出的预测数据显示:到2030年,出行市场的规模将将会在7万亿美元左右。

基于上述预判,很显然出行市场在未来宏观层面空间还很大,但微观来看这并不意味着当前市场中的每个单体都能从中获利。

以出行龙头企业——滴滴出行(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滴滴在网约车市场占据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60%)这些年来的发展历程来看,至少眼下的出行市场与整车制造业有些类似,处于一个高投入、回收慢的态势。

据滴滴创始人程维在去年曾表示,“2012-2018年,公司从未盈利”。滴滴创立6年间累计亏损高达390亿元。当前,统计显示,滴滴自成立至今已经前后获得了18轮融资,累计金额达210亿美元。

手握多轮融资,专职运营出行市场的龙头企业滴滴尚且如此,整车制作商们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上述多家整车制造商旗下出行业务发展至今,鲜有实现盈利的案例。

车企入场出行背后逻辑

投入大、回收慢,车企为什么还是义无反顾选择进入出行市场?

上汽集团在上述公告中的说辞也许是一个很好的借鉴。据上汽集团表示:“本次收购如能按约完成,将有助于上汽出行业务?的加快发展。同时基于市场化原则,神州租车与上汽集团可在资产效?率提升及服务创新模式探索等方面协同合作。”

协同合作发展,或许是整车制造商们涉足出行市场背后的根本原因。

对此,在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欧了出行董事长张文辉看来,车企涉足出行市场主要是经营理念上的一种转变,也就是从产品经营开始转向用户经营。

据他在去年举办的“2019全球未来出行大会”上发言时表示:“顾客直接花钱购买汽车,一台车考虑到有二手车的置换,生命周期的转移,有可能会流转到五手。但如果换成用户经营的思维,出行服务,每天每台车能够服务30个用户,一台车下面可能有10万个用户,5比10万是非常大的概念。”

事实上,这也和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曾经所说的“智能汽车核心在运营,而不是在制造”一个层面上的意思。

当然,持有相同观点的还有斑马网络CEO郝飞。他曾在2018年公开表示:“5年后,(汽车)运营利润与整车利润并驾齐驱。”

对此,重庆长安车联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任喆在上述同一场合表示,出行服务的发展,为车企直接接触用户带来了机会,可以获取可用户最真实的需求。在他看来,传统汽车制造业和客户之间,隔阂着经销商(4S店),并非直接向用户提供服务,随着出行变革,主机厂将有更多机会直接面对用户,为用户提供服务,进而了解到用户真实需求。

此外,不同于纯粹互联网出行公司,整车制造商涉足该领域还存在为今后自动驾驶业务收集有效数据提前做战略布局意图。

自动驾驶这个看上去似乎距离我们现实生活还很遥远的名词,事实上,早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

最早在2018年,Waymo在美国凤凰城推出了全球首个商用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服务。

国内自动驾驶针对公众开放则集中在今年的上半年。先是在4月22日,百度旗下的长沙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正式对普通市民全面开放试乘,市民通过手机APP便可以实时呼叫区域内的自动驾驶出租车。紧接着,6月23日,高德打车宣布,同自动驾驶出行企业文远知行达成合作,正式上线Robotaxi服务。身处广州的乘客,通过高德打车就可以一键呼叫无人车。4天后,在6月27日的上海,滴滴出行首次面向公众开放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

这些由互联网出行公司主导的自动驾驶出租车项目虽然均还处于测试阶段,但对公众开放则有利于其收集更多接近真实生活场景数据。

车企涉足出行还有哪些痛点?

虽然相比互联网出行公司,整车制造商显得更为财大气粗,至少短期内没有融资方面的困扰。而且在车辆供给方面,有着绝对优势。但仅凭这些要想玩转出行市场显然还是不够的。

滴滴投入运营后,持续亏损长达6年时间迟迟无法实现盈利,已经足以说明出行这门生意远没有外表看起来这么美。

总的来说,整车制造商旗下的出行品牌看上去很热闹,但其业务范围主要集中在企业所在地。例如,东风出行主要集中在湖北武汉、襄阳两座城市;欧了出行则主要集中在河北保定、石家庄两座城市。

对车企而言,需要解决的首个痛点在于如何把旗下出行品牌影响力(品牌知晓度)从所在城市推广到全国。只有影响力上去了,才有从滴滴手中抢夺市占率的可能性。

此外,如何提升流量也是整车制造商面临的痛点之一。各自为战,以自建平台为主?或还是接入诸如美团、高德等第三方聚合平台,这里面的利与弊都需要车企们去综合考量。

当然,相比前两点,最大痛点在于何时才能实现盈利。虽然整车制造商相对依靠融资生存的互联网出行公司财大气粗一些,但并不意味着车企口袋里有足够的资金储备能够让出行业务无限制的“烧下去”。

尤其是当前整个汽车消费市场下行压力趋大,单车利润不断下滑的背景下,“地主家也没余粮”的车企也开始越来越多。甚至部分车企开始出现了停产、欠薪等状况。

车事小说点评:

对处于转型期上汽集团而言,能否加快实现出行业务发展的核心关键并不在于入主了神州租车或其他企业,而是在于如何尽快打造出与众不同的核心竞争优势。也就是通常而言的核心卖点。

现阶段,整车制造商打造的出行品牌同质化较为严重,这也是为什么即便一夜之间出行市场新增诸多新品牌,但滴滴仍然占据着该市场绝对龙头地位的原因所在。

从神州租车的业务构成和上汽集团旗下出行业务来看,上汽入主神州租车的意义或在于帮助其打开个人用户租车细分市场。补齐该市场空白后,上汽集团将集齐分时租赁、网约车、商务租车、个人租车等出行业务。

不过,这些都还需要交易正式落地后才能作出更为具体的判断。毕竟在公告中,上汽集团也明确对交易表示称“在实施过程中尚存在不确定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长城/上汽/丰田纷纷布局网约车,谁能获得年轻人的心?

梦想可能会迟到,但努力了就永远不会缺席,而立之年,为情怀再买一次单。 谈起宝马,早在多年前就曾拥有过第一代E90 3系,一台07年的直列六缸325,当时并不太在意什么四缸,六缸,说出来自己也抿嘴微笑,仅仅因为E90 325原厂那套轮毂,后因家用空间小以及小问题不断,毅然放弃,进军日系军团。 小弟不才,新车不敢考虑,一直在二手圈子徘徊,平庸的生活过久了,自然会想再给自己找点事情做,经历了12代皇冠,雷克萨斯is300c,14代皇冠,霸道,13.5代皇冠后,我想弥补驾车生涯里F18的空缺,以至于我毅然决然的卖掉了自己精心维护的13.5代皇冠(有兴趣的车友可以查找我的帖子),13.5代卖掉之后,就是又一次漫长和痛苦的寻车过程了。

寻车过程太过痛苦,11路公交车坐了大约半个月,也同时为滴滴行业贡献了不少钱,在本地看过不低于10台F18 525,均以失败告终,我也曾在论坛发过帖子寻车,同样失败,源于自己太过强迫症,必须要14-17年,必须要豪华设计套装,白外摩卡棕内,过户次数少,公里数不能太多,但是看过的车,每台都上10万公里,而且喷漆,瑕疵就不在话下了,虽然有的人会说买个二手车还那么高要求,我觉得钱可以花,但要花的明白。

我很清晰的记得那天是个雨天,还在睡梦中,一个车行的好友给我发来了多张,外加一句简短的文字:车很好,要不要? 激动归激动,细节还是不能放过的,可以等,但是不能滥竽充数。 在经过细节沟通,车况初步了解后,内心也告诉自己,这,是我想要的F18 525li。 这是我第一次隔空见到它的样子,记忆尤新,14年7月上牌,一手75年大姐姐全款购入此车后,19年年初转让给我朋友,行驶里程仅仅6万2千公里,到我即为第三手而已。

我人在广东,车子远在四川,三分钟思考后,马上定了去往重庆的机票,心里想着,我想亲自去看看它,也告诉自己,如果车况不符,就当旅游见见朋友吧!由于受疫情影响,广东飞重庆的票价,仅为120元[坏笑],约上一个专业二手车的兄弟,收拾行李,出发。

抵达重庆后,已经是晚上8点多了,由于车子是在四川广安,距离重庆还有100多公里,所以在重庆下榻一晚,顺便看看传说中的洪崖洞,百闻不如一见,在此为重庆城市建设点赞[强]

第二天一早就起床,约了车,直奔广安,这是我第一次亲眼见到它,心里小激动,兄弟辛苦,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看了不下30分钟,得出的结论,全车原漆,前杠和后杠小刮花,有没有人和我一样,买二手车可以接受原漆刮花,到手后自己修复喷漆,也不想买全车做过油漆的车呢?室内磨损与公里数符合,全车螺丝,胶条,原封未动,就是脏了点,恰逢那几天广安一直是毛毛雨的天气。交易过程就不细说了,总之很愉快。

原本是和我一起去的兄弟一起把这台F18开回广东的,结果当天晚上接到消息,要返回重庆去提一台卡宴,我们也就因此分道扬镳了。 而我打开高德导航,输入目的地后,显示出来的是1951公里(四川广安-广东汕头),倒吸了一口亮气,在经历了一整天的奔波,验车,交易后,也没多想,买了四瓶红牛和两瓶矿泉水,直接踏上回程旅途。

第一个服务区,一碗炸酱面下肚。

原厂选配了液晶仪表。

单人,24小时,基本无眠,一路上穿越了无数隧道,高山,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同时为祖国的建设点赞。

车子到了之后,先是拆掉这火红的全包围脚垫[尴尬],修复三处喷漆,然后精洗,内饰桃木贴上早已准备好的TPU修复膜,主副驾驶位套上1:1定制的坐套,投档,上牌,过程也就不再重复。

可能有的人会说,这么折腾,值得吗,当你的生活中缺少某些调味剂的时候,适当调整一下,也是很好的一件事,值不值得,只有自己经历过后,才懂得,F18,确实是5系里底盘以及细节各方面都可圈可点的一台车,至于漏油,抖动等等,这台车目前还没出现,如果这些小问题出现了,当我决定再买宝马的时候,我也做好了心理准备的,没有一台车是完美的吧,人亦如此,选择了它,就接受它,完善它。 谢谢大家观看

[汽车之家?行业]?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国内汽车共享出行市场得以快速成长,并得到了更多年轻人的喜爱。根据《2020中国Z世代汽车消费洞察报告》显示,注重线上社交的Z世代,同样注重线下的社交活动,他们对于出行的需求远高于其他世代,且他们对待出行的态度更加多元化。Z世代对以网约车为代表的新型共享出行方式接受度高于非Z世代,近四成用户为高频用户。

根据共享出行业务开展模式,分为网约车和分时租赁两种模式。其中,分时租赁因资金投入量多、收益见效慢及质押金的安全性等瓶颈问题,致使中小企业的破产案例在近年来频频上演,市场困境待解;而网约车市场,自2016年开始本来已经逐渐被滴滴出行所“独占”,但由于众多主流车企的先后进入,市场迎来发展机遇,重新焕发增长活力。

而围绕汽车移动出行这一领域,各家车企在网约车业务上,到底有哪些布局?在这些布局背后,主要思考的又是什么?将来,又会朝哪些方向进一步发展?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结合市场、政策及消费趋向等方面综合分析,来一探究竟。

Z世代意指在1995-2009年间出生的人,又称网络世代、互联网世代。未来5至10年,他们将全面步入社会和工作岗位,成为消费主力。基于此,汽车之家联手全球咨询公司德勤推出《2020中国Z世代汽车消费洞察报告》,对Z世代群体汽车消费态度进行线上线下调研,并发布“这一届的年轻人”系列文章。

基于年轻人更爱的共享出行、二手车、汽车金融等领域,我们还特约汽车行业资深从业者执笔,解析上述业务当下发展情况,并为车企下一步动作给出建议。本期行业评论员——车庸,车企研发主管,多年从事品牌战略、产品研发及市场分析等工作,擅长挖掘行业热点及趋势。

出行市场向好,Z世代接受度高

中国网约车业务最早可以追溯到2010年-2012年,彼时“易到用车”、“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等网约车服务平台逐渐登上历史舞台,在经历过激烈的竞争角逐和不断整合重组后,网约车市场也从最初的探索、培育期,跨越到当下的快速成长发展期。

在用户应用特征上,中国网约车的用户不仅在各地区分布广泛,普遍使用率较高,其年轻化特征更是尤为突出,在20~29岁年龄段的年轻网民中,网约车的使用率超过74%,远超其他大龄群体,年轻人对网约车的接受度可见之深。

根据《2020中国Z世代汽车消费洞察报告》调研结果看,对于以网约车为代表的新型共享出行方式,接近七成的Z世代受访者,月均使用频率达到3次及以上,明显高于非Z世代,而且随着频率的上升,强弱差距也愈大。随着年轻一代的成长,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势必也成为促进网约车市场繁荣兴盛的重要推动力,未来发展前景趋势不可逆。

有Z世代车主称,由于停车不方便等原因,短距离出行时,十次约有七次会选择共享的方式。实际上,在报告调研中线下焦点访谈环节,多数Z世代消费者也表示,已经把网约车、租车当作较为常规的出行方式,他们也期望着更省事省力的智能共享出行。

因此报告认为,车企可以借助数字科技手段,需构建耳目一新符合Z世代客群消费特征的场景和氛围。现阶段需依托大数据分析,以共享出行平台作为车辆运营和出行服务提供商,并整合汽车销售、网约金融、后市场、车载、人工智能等资源,实现更低的出行成本和更高质量的出行体验。

从自由生长,向规范化体系进阶

早期的网约车,通过互联网成功连接有富裕时间及运力的私家车和有出行需求的用户,极大的提高了车主收益和乘客出行效率等,达到了多方共赢。而与其他共享经济领域发展的历程接近,最初的行业兴起,与国家在宏观设计上对创新型平台及产业一直秉承开放、包容、鼓励及服务的方针政策密不可分。但当这些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政府就需要适时出台相应的规范性办法,为行业蜕变升级、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仔细梳理,不难发现,正是在2016年7月由交通运输部、工信部等联合发布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下文简称《办法》),成为了网约车行业从自由生长阶段,向有章可循、合规化运营阶段转变的重要里程碑,同时,也成为助力网约车市场乘风破浪,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催化剂”。

随着《办法》的出台,主要地方城市也陆续发布并落实其对网约车运营平台、驾驶员及网约车车型这三维一体的具体监管措施,根据交通部信息,截止到今年4月,140多家网约平台已经取得了经营许可,全国有合法网约车驾驶员达到208万人。

全国主要代表城市准入网约车车型的监管要求

对准入网约车的限定条件(仅展示主要产品力特征)

7座乘用车排气量不小于2.0升、轴距不小于3000毫米。

车辆为轴距2650毫米以上的纯电动小汽车。

车身长度不小于4600毫米,车身宽度不小于1700毫米,车身高度不小于1420毫米,排量不小于1750毫升;

配置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前排座位安全气囊和前、后座安全带。

车身长度不小于4600毫米或者车辆轴距不小于2650毫米,车身宽度不小于1700毫米,车身高度不小于1420毫米;

配置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前排座位安全气囊和前、后座安全带,配置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BD);

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车辆,还应当满足纯电动续驶里程不低于100公里的条件。

采用自然吸气发动机的车辆,排量不小于2.0升,采用增压发动机的车辆,排量不小于1.8升,轴距2700毫米以上。

新能源车辆轴距2650毫米以上,续航里程250千米以上。

采用增压发动机的车辆,排量在1.5T及以上,采用自然吸气发动机的车辆,排量在1.8L及以上,车辆轴距不少于2650mm;

混合动力车辆,发动机功率不低于90kW,车辆轴距不少于2650mm。

新能源车辆,发动机功率不低于90kW,续航里程不少于200km,车辆轴距不少于2650mm。

燃油(气)车辆轴距2650毫米以上,车辆购置税的计税价格10万元以上。

新能源汽车轴距2600毫米以上,续驶里程200千米以上。

燃油、清洁能源车辆轴距2650毫米以上;

车辆购置税的计税价格12万元以上。

新能源车辆轴距2600毫米以上,综合工况续航里程200千米以上;

车辆购置税的计税价格12万元以上。

车辆轴距不小于2700毫米、排气量不小于1.8升;

车辆购置税的计税价格在12万元以上。

新能源车辆轴距不小于2650毫米,续航里程不小于250千米。

车辆应采用7座及以下乘用车,车辆购置税计税价格不低于本市巡游出租汽车购置税计税价格。

新能源车的轴距不小于2600毫米且纯电动续驶里程不得低于150公里,鼓励使用新能源、清洁能源、混合动力等环境友好型车辆。

而各地方对网约车车型的准入条件也不断优化,在关键产品特征,诸如车型价格、尺寸、能源类型及主要配置都做了明确要求。而从整体的政策趋势导向看,过去在该市场中占比较高的低价、经济型燃油版网约车,将逐步被以紧凑型及以上的燃油车及新能源车型所替代,其中,紧凑型的电动车更是其主推方向。

同时,针对早前社会影响恶劣的几起网约车司机对乘客犯罪事件的问题,在安全环节上,更完善的预警机制也逐渐完善,如上海市网约车监管平台通过搭建“双证”查询对比系统,对以美团打车、滴滴出行等在内的四家网约车企业完成对接建设,更好的保障乘客出行安全;而在今年7月,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正式发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平台公司安全运营自律规范》,也标志着网约车安全相关的首个团体标准正式建立。政策及机制自上而下的走向规范化,也成为约车市场即将拉开“蝶变”的序幕。

前浪or后浪,多元化融合下焕发新活力

营销史上的传奇大师艾·里斯在《人生定位》中,曾提出过赛马理论,即如果人生是一场赛马,赢得比赛的,未必是最好的骑手,那些拥有最好赛马的骑手,更容易笑到最后。

而这个理论放到出行领域中,同样适用。面对网约车等移动出行产业的快速崛起,传统车企在这时代变革的大洪流中,如果能抓住这匹“良驹”,在汽车所在更大的交通行业中提前谋划布局,势必能成为摆脱传统制造企业刻板印象的重要机会,为未来开拓新的商业版图确立先发优势。

网约车业

主要布局动向

长城汽车

2018年8月,长城汽车发布欧拉ORA及旗下共享出行品牌“欧拉出行”,开展的网约车等业务以欧拉iQ等为主;

计划在2020年,自有车辆规模达到20万辆,覆盖200个城市。

享道出行

2018年8月,上汽集团获得网约车牌照,同年12月从事网约车业务的享道出行上线,以运营荣威ei5、荣威ERX5等为主。

2019年1月,江淮汽车旗下移动出行品牌“和行约车”上线,初期在合肥等10个城市投入江淮iEV?A50等新能源车约1万辆;

计划,到2021年,累计投入5万辆车,更多城市开展。

即时出行

2019年5月,?“东风出行”的网约车业务在武汉正式上线,同年在襄阳等地陆续投放,以东风风神E70等新能源车型为主;

计划在2021年投放10万辆车型。

2019年6月,在广州正式上线试运营?,以粤港澳大湾区为核心,主要采用传祺GE3、广汽新能源Aion?S(埃安S)等;

2019年10月,如祺出行企业版APP正式上线,为企业用户提供公务用等专车服务。

2019年7月,与腾讯、阿里巴巴、苏宁等企业共同合作的网约车等业务,在南京正式投入运营;

截止到2020年初,“T3出行”已经在重庆、武汉等地,全国注册用户超过200万人,计划在2022年运营车辆达到30万辆,以长安逸动新能源等车型为主。

2019年11月,丰田海南出行有限公司成立,布局移动出行服务(目前通过微信等可在线下单),采用?凯美瑞等中高档新车型,初期业务主要进行中短期租赁等,根据规划后续陆续开放提供负责接送服务的礼宾用车等高级别的专车服务(司机是均通过丰田和雷克萨斯品牌服务标准体系培训的经销店员工)。

戴姆勒集团

2019年12月,双方推出的高品质出行品牌,在杭州正式上线,运营车辆主要有梅赛德斯-奔驰S级、E级、C级轿车等;

计划在2020年,在广州、北京、成都等外的中国其他主要城市增加运营。

而事实上,纵观国内的主流车企,几乎都已经开始试水网约车市场。按企业经营网约车服务平台的形式看,长城汽车的欧拉出行、江淮汽车的和行约车、东风汽车的东风出行及小鹏汽车的有鹏出行等,都是选择由车企方主导,以自营自建网约车平台模式来经营,其投放车辆及布局城市数量虽然远不及当前的多数第三方出行平台,但其运行成果也算可圈可点;而另一边,中国一汽、丰田汽车等又分别通过与滴滴等现有出行公司合作的模式,展开更深层次的信息交流、产品开发协作。

在投入运行车辆的品类上看,传统燃油车型普遍较少,其中,欧拉出行及鹏友出行等仅运营电动车型,广汽集团的如祺出行等平台除运营电动车外,还提供油电混动车型等,以紧凑型的轿车及SUV车型为主;而另一边,宝马汽车的即时出行、吉利和戴姆勒合作的耀出行等,分别在成都、北京等地,运营诸如宝马5系、奔驰S级等中大型以上的高价轿车,成为提供高品质专车出行的代表。

如果说最初的出行市场,车企只是被动参与的生产者,那如今车企在网约车领域百家争鸣的势头,绝对可以说是转被动为主动的重要尝试,而按照这样的走势演化推导的话,滴滴出行当前的行业垄断地位,未来被动摇其实也未可知。

车企面临新课题,如何转为出行服务商

整车制造企业积极布局网约车业务,押注出行市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随着以Z世代为代表的年轻消费群体的强势崛起,主流的消费模式及形态发生激变。正如《圈层效应》中所说的那样,只有懂得理解并讨好消费主力95后这一代年轻人,未来的商业才能成功。对传统制造商来讲,如何更好、更快的接近并了解受广大年轻人追捧的新领域,已经成为其不可回避的重要“关口”。

其实,无论是车企布局网约车领域,还是车企与热门网红合作直播带货等,这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件,在某种程度上,都有着内在相似的考量,除了直接拉动品牌车型销量外,更关键的是通过这些品牌及产品层面的“营销事件”,实现与年轻目标消费群体建立情感纽带,打造提升品牌价值认同感的的重要窗口。

而针对滴滴等网约车平台当前车型“多品牌、多车级”及人员服务水平不统一等先天短板问题,车企方主导的新一代网约车平台完全有机会,利用自身统一化的车型、特色技术及专业化人员服务等优势,打造截然不同的出行体验,特别是在对年轻消费者吸引力较大的科技及智能辅助功能上,如果能把网约车塑造成一个个移动的“体验店和口碑店”,必然能在年轻消费者心中迅速建立领先的、鲜明的品牌认知形象。

此外,根据经营网约车的海量服务数据,诸如用户出行场景及用车频率等,可以深入挖掘用户潜在需求及使用痛点,开发定制型、高收益性的专用网约车,解决当前的平台低收益性难题,并带动整个移动出行行业的服务升级。

早前,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一句“智能汽车的核心在运营,而不在制造”曾引起舆论哗然。而对于移动出行来讲,传统制造车企在运营网约车平台经验等方面,显然存在劣势,尤其是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局面,如何把握投放阵容节奏以保证平台的效率性及收益性,如何控制服务质量与保证用户流量等,成为了车企从产品制造者向出行服务供应商角色转换的重要挑战。

全文总结

在当前的大环境中,尽管国际油价暴跌、疫情影响的网约车出行需求减退及各地方紧急出台促进消费政策等各种利弊消息交织,但各家车企日子都不好过,却是不争的事实。穷则思变,面对危机,如何在危险中寻找机遇,在困境中发现出路,考验着每家车企的决断。而车企想要最终能够在出行领域实现突围,可以先从了解年轻人做起。(文/汽车之家行业评论员?车庸)

欲获取《这一届的年轻人-2020中国Z世代汽车消费洞察》完整版,可关注《车市物语》微信公众号,直接下载电子版。

文章标签: # 出行 # 网约车 # 市场